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育人方式,共谋“双减”背景下的提质增效策略,共研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思路,宁夏特殊教育学校聚焦项目式教学核心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样态,带领特教师生开启项目化学习之旅。上学期末,我校青年教师发展组开始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自主研讨学习,结合特教,以如何开展项目化学习为题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经过三个月的探索,12月8日,在全校举行“项目式”学习专题微讲座。程诗婷老师介绍了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模式和策略;马蓉老师讲解了项目式学习的九个核心要素,为全校教师理解课标、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参考和建议;王阳老师阐述了如何在烹饪课上运用项目式学习的理念进行跨学科教学。通过三位老师的细致讲解,全体教师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更深层次的思考。12月12日,在李双老师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下,一堂创意无限、精彩纷呈的《舌尖上的宁夏味》项目式学习展示课“新鲜出炉”。课堂中,学生们合作探究、互助解决问题,真正在参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合作思考中收获成长。此次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课,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识与理解,开启了我校项目式学习探索的新篇章。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12月15日下午,我校青年教师发展组举行了“项目式”学习课例研讨会。会议伊始,执教老师李双以视频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同学们的“幕后”故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充分发挥做中学的优势,破解项目式学习在学生知识迁移应用方面的关键问题。之后,李双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本次“项目式学习”的主题确立、背景介绍、问题设计、培养目标、主要成果、项目流程等内容,通过分享亲身教学的真实案例,让青年教师直观地了解了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同时,李双老师在自我反思中总结了此次“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收获和感悟,并且表达了初次探索的一些遗憾和不足。


齐聚反思,研而有物。参与“项目式”学习研讨的老师们针对课例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从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在课例中的感悟。张海珍老师说:“我能感受到师生的辛勤探索和教学相长,也学到了一条将理论落到实践的可行之路”。李海龙、周海楠等五位新入职教师共话项目式学习的神奇魅力。周海楠老师表示:学习的整个过程极具趣味性、探索性和自主性,小组成员之间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学习到了很多语文、美术以及其他学科知识,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李海龙老师表示: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及问题作为学生的驱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果展示课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其他三位老师也从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出发谈了自己的收获,认为“项目式学习”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特殊学校的教学里大有可为!最后,党总支书记马兰对此次“项目式”学习进行了点拨和指导,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要有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紧跟时代步伐,为宁夏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带头冲锋!

end